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8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有实力的人才配有运气」——新“千人计划专家”微清「李超宏」

2017-08-11 余闻 SIP科技领军


一台小小的仪器能给位于眼球深处的视网膜拍摄高清图像,它融合数十项技术创新,涉及近十个交叉学科,打破了德国二十年的垄断。“我们不是科学家,是致力于‘微’创新的工程师。”这是李超宏对自己六年来创业道路的定义。日前,他正式入选第十三批国家“千人计划”,李超宏将之归结于幸运,但或许也印证了那句话:有实力的人才配有运气。



追逐创新速度要做就做全国第一 


2011年公司注册,2012年样机诞生,2013年获批注册证、生产许可证,2014年首台国产共焦激光眼底造影仪上市,2015年实现小批量生产,2017年拿下近20个国家的市场准入……在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内,苏州微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还是一家年轻的企业,但短短六年时间,李超宏带领微清自主研发了3个系列6款产品,均为全国首创并且都已实现销售。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来说,这样的效率着实惊人。



共焦激光眼底造影是微清的核心产品,它通过激光照明视网膜,共焦聚点扫描的方式,重构视网膜图像,在5微米量级上实现视网膜微观结构在线观测,是全球第二、国内首款,首次实现细胞尺度上对人眼视网膜、脉络膜的高分辨率成像,实现对视网膜、脉络膜生物组织的观测和部分参数的定量计算,每秒可实现单点激光扫描800万次以上。此外,通过实时同步动态观测,这款为眼睛定制的“相机”可实现每秒记录16幅照相图的高速摄影,为医生提供更科学的诊断依据,与传统的眼科诊断设备相比,更高效、更安全。



微清的另外两款便携式设备——手持式眼底相机和数码裂隙灯则采用了云端技术,只需将设备对准眼睛,轻轻一按,高清的视网膜照片就能传送至云端,即便距离几千公里,医生也能方便地进行远程诊断。“相较于进口产品,我们的劣势在于品牌影响力不够。”对于产品,李超宏有着清晰的定位,性价比更高、服务更好,这些都是微清产品的本土优势。


持续学习充电与公司共同成长 


下午一点,匆忙吃过午饭,李超宏赶紧来到产品检测室,为即将运送出去的又一批共焦激光眼底造影做最后把关。伴随着公司的成长,李超宏的工作范围也逐步从实验室扩展开来。


“我虽然是做技术的,但现在公司的产品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我也必须跟着不断学习,学习如何开拓市场,学习如何提供更精细的服务等等。”


李超宏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有“中国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奠基人”之称的姜文汉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是自适应光学高分辨率共焦显微成像在天文、医疗领域的应用。留学美国后,他专注于眼科医疗的研究。


2011年6月,他在苏州工业园区创办微清。当时,公司的办公场地不到100平米,只有2名员工。如今,李超宏已经拿下科技人才称号的“全满贯”,包括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姑苏领军、园区领军等在内的众多人才荣誉,微清也已成长为国内眼底造影领域的领头羊,拥有40余人的团队,共焦激光眼底造影在包括苏州在内的全国各地眼科专业科室都有应用,并正从三甲专科医院向基层医院下沉。

“软实力”当道园区适合创新创业 


中国中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产品80%以上依赖进口。李超宏说,他不希望自己永远在国外给别人做工程师,而是能够结合自己的技术专长去开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虽然现在梦想已经初见雏形,但回忆起刚回国创业的日子,李超宏仍感慨万分。“这要感激园区政府对技术对人才的尊重。”当时凭一个PPT和“无知者无畏”的激情,让政府、专家以及投资机构觉得他做的事“还算靠谱”,也因此成了当时园区最年轻的科技领军人才。

微清的成长同样见证了园区的发展。




“在这里工作生活六年,明显地感觉到园区的人才集聚效应越来越强,金融环境愈发完善。”在李超宏看来,园区的扶持政策、人才计划都已“不值一提”,“因为这些就像空气一样存在着,最好地服务着我们,我更看好园区的‘软实力’。这里拥有生物医药领域比较完整的创新链,无形中给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生态圈。”


李超宏说,此次入选“千人计划”他深感幸运,这无疑是对微清技术和产品的肯定。


“未来,微清仍会继续聚焦眼底成像细分领域,持续研发创新产品,把每款产品做精做细,争取成为这个细分领域全球的引领者,通过一个企业的情怀和我们团队的努力,服务基层,服务医患。”



—— 《苏州日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